两日之内,两家车企的两位最高领导人“退位”,一位被调离过上清闲日子,一位直接宣布退休,两则消息着实让人震惊。之所以让人震惊,并非两位掌门人退位的时间如此相近,而是他们此前所带领的企业,仍旧处于水深火热之中。光荣退位,还是留下一地鸡毛,只能由他人去评价了。
(资料图片)
先说第一位。2月23日,一汽官网发布,据决定,徐留平不再担任一汽董事长,调任总工会。需一提的是,徐留平赴任后,原工作将暂由一汽总经理邱现东主持。
这是颇为奇怪的,如此的人事变动,显得有些着急,没有任何的征兆,徐留平被调任,且没有任命新董事长,而只由邱现东暂理。
此外,再看红旗品牌的发展情况。2018年是红旗品牌发展的一条分水线,在那之前,红旗品牌销量极其低迷,耗费巨资却没能崛起,为国人所质疑;在2018年1月宣布品牌战略之后,红旗品牌有着明显的好转,2018年销量达到3.3万辆,2019年破10万辆,2020年则翻倍至20万辆,2021和2022年均在30万辆左右。
销量虽然高涨,但有两处让人质疑的地方。一个是没有达成销量目标;另一个是销量被质疑,有媒体曾指出,2021年9月红旗品牌销量为2万辆,而上险量数据显示的只有不到4000辆,是否存在严重的压库行为不得而知。
销量之所以受到质疑,还有一点,就是关乎私人订单占比。在2020年,一汽红旗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陈旭曾透露红旗汽车的销量构成中,出行端占比0.9%,单位所有权的占比3.4%,私人的占比95.7%;但2021年某月的上险量显示,出行端占比7.02%,单位所有权的占比14.53%,私人的占比78.45%。
为何非私人占比会有如此大的提升,或许和较高的销量目标的制定有一定关系。
总的来说,相比2018年之前,红旗品牌确实有了量的改变,但仍没有质的变化,技术依然是短板,品牌影响力依然没能站在第一阵营。也难怪,调离了徐留平这位“改革派”,会让这么多人都觉得不解。
再说第二位。2月24日,福特中国宣布,福特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陈安宁先生决定退休,现任福特中国董事总经理兼首席运营官吴胜波先生将自3月1日起正式接任福特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。
和红旗一样,振兴品牌的阶段,陈安宁也做了许多实事。2018年重返福特,即担任福特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,任职期间推进了林肯品牌的国产化,同样也针对福特品牌进行了架构上的调整;和红旗不同的是,福特曾经是销量巨头,在中国市场可以和大众、丰田相抗衡,后因战略问题的失误,导致跌落谷底。
数据显示,福特2018年在华销量为75.22万辆,2019年跌至56.8万辆,2020年60.3万辆,2021年62.5万辆,2022年49.6万辆。销量有走低迹象之余,原本作为销量支柱的长安福特,困境难解,2018年销量37.78万辆,2019年跌至18.4万辆,2020年21.37万辆,2021年21.4万辆,2022年25.1万辆,须知道的是,长安福特全年销量曾逼近百万辆。
车友观察:人事变动太频繁也不是好事
实际上,在陈安宁任职期间,福特中国的人事变动就颇为频繁,而电动化之路也十分曲折,2022年7月福特电动野马还因安全问题在中国陷入了召回风波。
总的来说,福特的现状和当年巅峰时期仍相去甚远,道阻且长,而在此时此刻,先行带领福特改革和转型的掌门人陈安宁宣布退休,也是让人看不懂。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每日母婴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浙ICP备2022016517号-15 联系邮箱:5 146 761 13 @qq.com